【世界卒中日】預防卒中,從“心”開始
病在心,梗在腦—認識心源性卒中
中國腦卒中流行病學調查表明,腦卒中患病率1114.8/10萬人年,發病率246.8/10萬人年,死亡率為114.8/10萬人年。其中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占腦卒中的比例約為70%,其中心源性腦梗(心源性卒中)約占全部缺血性腦卒中的20%。
1.什么是心源性卒中?
心源性卒中是指心臟來源的栓子脫落后經血液循環進入腦動脈造成腦血管堵塞、血流中斷,從而引起腦組織缺血、壞死,出現相應腦功能障礙的一組臨床綜合征。
心源性卒中與其他病因腦梗死相比其特點是病情重,復發率高,死亡率高;其病因在心血管系統,病因篩查與治療是唯一防治措施,因此,重視預防心源性卒中,對存在心源性卒中高危因素的患者進行有效干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心源性卒中的常見病因有哪些?
心源性卒中病因在心血管系統,其病因主要包括:1.血流緩慢導致心腔內血栓形成并脫落:如:心房顫動、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2.心臟瓣膜表面的附著物(血栓)脫落:如:瓣膜性心臟病、主動脈弓粥樣硬化等3.體循環靜脈系統血栓經異常心房間通道脫落:卵圓孔未閉等。
房顫是心源性卒中最常見的病因。“房顫”是臨床中最常見的心律異常之一,很多患者沒什么癥狀,被稱為“溫柔的殺手”。房顫患者的血栓多來源于左心耳。左心耳是心房內的一個特殊解剖結構,形狀不規則;當房顫發作時,快且不規則的心房跳動會導致左心耳內出現渦流,促使左心耳內形成血栓。
3.心源性卒中如何檢查?
心源性卒中的影像學表現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多個供血區域同時或相繼發生梗死;容易累及皮層或灰白質交界區。對于懷疑存在心源性卒中的患者需做心源性卒中病因篩查,常見檢查如:經食道超聲心動圖發現高風險的血栓或異常通道、升主動脈和主動脈弓處斑塊;12導聯心電圖發現心房顫動或近期心肌梗死等,或經24h Holter心電監測、長程心電監測(>24h)篩查出心律失常,尤其是陣發性心房顫動。
4.心源性卒中如何預防?
大多數心源性卒中的治療抗凝是基石,早期病因識別和積極干預尤為重要。
口服抗凝藥可以預防房顫患者左心耳形成血栓,對已經形成的血栓也可以起到溶解作用,因此房顫患者通常需要口服抗凝藥預防心源性卒中。對于口服抗凝藥物有禁忌癥(如存在易出血風險)或不愿口服用藥的患者,也可通過一種稱為左心耳封堵術的介入手段來達到預防心房內血栓形成的目的。
遇到疑似心源性卒中患者要格外“小心”,病因篩查和有效干預尤為重要,早期診斷和風險評估是基礎;合理規律的抗栓治療是基石,器械治療是有益補充甚至必要的預防手段。
5.日常生活還應注意什么?
1、定期進行體檢:特別是心電圖檢查,心電圖的檢查有助于發現潛在的卒中信號。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人,更應做好預防工作,按時體檢防患于未然;
2、戒煙:吸煙的危害眾所周知,吸煙者冠心病發病率較不吸煙者高3.6倍。吸煙與其他危險因素,比如高血壓、高膽固醇都有協同作用,可以使冠心病的發病危險性成倍增加;
3、平衡膳食:注意控制甜食,少吃含鹽多,腌制及煎炸的食物。多吃含植物維生素豐富的蔬菜和粗糧,增加維生素的攝入;
4、控制體重:防止肥胖。肥胖會給心血管帶來不利負擔;
5、積極治療原有疾病:比如高血壓病、糖尿病、冠心病等;
6、避免精神過度緊張:精神緊張可以使血壓升高,心臟負擔加重,還會誘發心律失常,情緒激動,很容易誘發卒中;
7、規律的生活起居:包括按時起床,定時進餐,適量鍛煉,按時睡眠,適當休息,注意勞逸結合,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8、適量運動:適量的體育鍛煉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使身體的血液循環和微循環得到改善。
供稿:徐州市疾控中心慢病科
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神經內科
凯时平台